搜尋此網誌

衞生防護中心, 新聞稿及專題

精選文章

家庭醫學喺乜東東?

初初出道的時候,每遇親戚朋友總會問一個問題,就是「你做甚麼科?」當我回答他們的時候得出的總是一副充滿著疑惑的面孔。家庭醫學?究竟是甚麼來的? 甚麼是家庭醫學? 簡單來說,家庭醫學是一門關於在社區裡為病人提供第一線、全面性、持續性的醫療服務並為病人協調各樣醫療和社會資源和...

2012年9月24日星期一

認識大腸癌

大腸可再分為結腸和直腸,而大腸癌就是生在結腸或直腸的惡性腫瘤。

成因方面,約有5%的大腸癌是遺傳性的,包括遺傳性非瘜肉性大腸癌和家族性腺瘤性瘜肉症。其餘大部份是沒有確定的成因,但有一些已知會增加大腸癌風險的因素,包括年齡(50歲以上)、性別(男性)、家族中有人患有大腸癌、曾患有大腸瘜肉、生活習慣等。其中可以改變的因素主要是飲食習慣,不少研究顯示過多肉類(尤其紅肉)的脂肪和蛋白以及缺乏蔬果等會增加患大腸癌風險。因此,預防方面最重要就是從食物入手,改變生活模式。另外,肥胖跟多種不同種類的癌症都有相關性,大腸癌亦不例外,因此控制體重也相當重要。

此外,大腸癌是眾多癌症中發展相對慢的一種,腸道細胞由完全正常發展到癌症形成一般長達十年,而中間的通常都會經過良性瘜肉的階段,而且即使癌症已經形成,第一期癌症的治癒率亦達九成以上。這意味著有足夠長的癌前階段讓我們可以做早期探測。目前,醫學界認可的大腸癌的篩查方法主要有幾個,包括:

  1. 每年驗大便穩血;
  2. 每年驗大便穩血,另每五年進行軟式乙結腸窺鏡
  3. 視乎風險水平,每五至十年進行結腸窺鏡。
以下簡略列出幾種方法的優劣。

大便穩血:
  • 優點:
  1. 便宜
  2. 簡單
  3. 非入侵性
  • 缺點:
  1. 探測瘜肉的準確度較低
  2. 其他腸道出血的情況可做成假陽性結果
大便穩血+乙結腸鏡:
  • 優點:
  1. 瘜肉探測率較單做大便穩血高
  2. 乙結腸預備工夫較完整的結腸鏡簡單(只需灌腸瀉藥,不用飲瀉水;過程也不必用鎮靜藥;受過相關訓練的全科醫生也可進行相關檢查)
  • 缺點:
  1. 不能探測升結腸和横結腸的瘜肉
  2. 其他腸道出血的情況可做成假陽性結果
結腸鏡:
  • 優點:
  1. 準確度高
  2. 結果正常不用每年檢查
  • 缺點:
  1. 具入侵性和一定風險
  2. 較昂貴
  3. 較複雜 (需要較複雜的儀器和技術,要有專科醫生進行)
  4. 準備的過程(飲瀉藥洗腸)可引起不適

目前並沒有足夠的資料去斷定那一種篩查方式較好,一般來說,愈高風險的病人愈值得考慮做結腸窺鏡。有需要可跟家庭醫生商量,以下由中文大學開發的網站提供了一個名為「中文大學大腸瘜肉預測指數 (CU-CPI)」的工具,可以幫助你和醫生去評估你的風險水平,以方便大家選擇最合適的篩查方案:
http://www.idd.med.cuhk.edu.hk/bowelcancer/cpi/questionnaire

坊間有些化驗所會做一些癌指標檢查,如CEA。但醫學上,我們並不建議以CEA作為大腸癌的篩查工具。一般來說,只有少於5%的早期腸癌患者的CEA會在不正常水平。現時CEA的主要用途是跟進已確診患者的病情。

病徵方面,早期的大腸癌病徵並不明顯。若果出現症狀的話主要包括大便習慣改變、糞便有血或黏液、便後仍有便意、貧血、體重下降、腹痛等。若這類症狀持續達數週以致數月則可能要考慮進行結鏡內視鏡檢查。

治療方面,大腸癌主要透過手術治療,中後期的個案需要配合化療或電療(主要用於直腸癌)。杜克A期(只影響腸內壁)的病人的治癒率達九成、B期(已及腸外壁)的治癒率有七成,C期(已有網膜淋巴結擴散)的治療率仍有三成。另外部份病人即使已有肝擴散但仍可透過部份肝切除配合化療逹致治療。

總括而言,大腸癌最重要是預防,一方面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另一方面要在五十歲後定期檢查。如有疑似症狀要及早求醫,切莫畏疾忌醫。萬一真的發現患上大腸癌也切太早灰心,要常存盼望,大部份大腸癌的治癒率是不太差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