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衞生防護中心, 新聞稿及專題

精選文章

家庭醫學喺乜東東?

初初出道的時候,每遇親戚朋友總會問一個問題,就是「你做甚麼科?」當我回答他們的時候得出的總是一副充滿著疑惑的面孔。家庭醫學?究竟是甚麼來的? 甚麼是家庭醫學? 簡單來說,家庭醫學是一門關於在社區裡為病人提供第一線、全面性、持續性的醫療服務並為病人協調各樣醫療和社會資源和...

2015年6月30日星期二

大人都有針要打?

Credit: NIH

四月份時曾經介紹過幼兒疫苗,今次想介紹下青少年和成人的疫苗。大部份的疫苗都是在幼兒時期接種,成人需要接種的疫苗少很多,但由於成人的疫苗沒有了健康院一類的計劃去統籌,不少人並不認識或忽略了他們的需要。我們嘗試就健康的成年人按年齡的順序去瞭解一下。

青少年期

  • 子宮頸癌(HPV病毒)疫苗:女童九歲起就可以考慮接種HPV病毒疫苗。HPV病毒感染是子宮頸癌的一個最重要的致病源。預防HPV病毒感染可以有效預防子宮頸癌,而HPV病毒感染的預防首要是安全性行為,而HPV病毒疫苗可以給女仕們多一點保障。由於疫苗只能於感染病毒之前提供預防,而且研究顯示愈年幼接種身體的免疫反應愈理想,醫學界主要建議在9歲後就可以隨時安排接種。目前主要有二價和四價兩隻疫苗,日後可能會有覆蓋更廣的疫苗供應。原則上兩種疫苗都是建議三針,但研究顯示十三歲以下只注射兩針(相隔六個月)也能提供足夠保護。
  • 腦膜炎雙球菌疫苗:在歐美不少國家都在常規疫苗注射之列,雖然任何人都有機會感染腦膜炎雙球菌,但最高風險則是16至23歲年輕人,一般是在12歲時接受第一劑並在16歲時接種加強劑。在香港,由於病發率較低(可能由於外國多是寄宿學校,病菌容易散播),加上此疫苗的保護性並不持久,因此並沒有納入常規防疫注射。但若子女要去海外讀書,不少國家都要求入境前要完成注射。一般常規建議是十二歲時注射一針,再於十六歲時注射加強劑。若是十六歲後注射則只需注射一針。

青年至中年

基本上這段時間在一般情況下並沒有特別的防疫考慮,唯仍未接受子宮頸癌(HPV病毒)疫苗的女性,四十五歲前仍可考慮注射,但愈年輕接種效果愈好。

此外,若在產前檢查時發現德國麻疹抗體呈陰性,會安排孕婦於產後接種MMR混合疫苗。不過這情況下該次懷孕並不受保護,因此最理想的是接受婚前或計劃懷孕前檢查並在有需要時在準備懷孕前安排接種(已懷孕就不可以接種,要等孩子出生後才可以)。

另外,近年不少人去旅遊已不只是歐美澳紐等先進地區,一些衞生條件較遜的地區也多了人前往。這某程度上會增加旅遊風險。為了減低這類風險,出發前最好咨詢家庭醫生意見,看看有沒有一些疫苗可以接種或者有沒有一些預防性藥物可以服用,當然這也不能取代常規的預防措施。而且有於有些藥物需要時間發揮作用,也有些較少用的藥物可能需要特別訂講,最好在出發前最少個半月咨詢醫生意見。有需要可以參考衞生署旅遊健康服務網站

中年至長者

  • 帶狀泡疹疫苗:帶狀泡疹是由水痘病毒感染多年後於局部神經線重新活躍(reactivation)所引起。雖然不會致命,但卻可以引起頗折磨人的慢性痛症。在體抗力較弱的人仕較常發生。目前有疫苗可以將發病的機會減少一半,亦可稍唯縮短發病是的痛楚的時間。此疫苗目前只適合五十歲以上人仕。
  • 肺炎鏈球菌疫苗:目前醫學建議所有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美國疾控中心建議先接種十三價疫苗並於六至十二個月後接種廿三價疫苗,香港政府衞生署則建議可以接種一針十三價疫苗或一針廿三價疫苗。廿三價疫苗可獲政府資助,長者只雖透過參與了政府疫苗資助計劃的醫生(醫生名單可以網上查詢),便可以只付疫苗差價接種,部份醫生在扣除資助額後可以免費接種。至於十三價疫苗,暫時仍需自費接種。論疫苗的成效和保護力的持久性,十三價較優,但論覆蓋則廿三價較廣。高危患者可考慮按美國疾控中心建議先後接種兩隻疫苗,而較健康的人仕可自行選擇。
  • 季節性流感疫苗:這可能最為人熟悉的一種疫苗。季節性流感疫苗是預防流行性感冒最有效的方法。當然由於預測病毒血清型仍有機會出現預測錯誤的可能(就如2014年的情況),但目前還未有更好的取代。同樣地衞生署建議所有六十五歲以上長上接種,長者只雖透過參與了政府疫苗資助計劃的醫生便可以支付差價接種,部份醫生在扣除資助額後可以免費接種。
由於不同年齡的人仕有不同的防疫需要,有些疫苗的保護也有期效,有機會要更新。可以不時與家庭醫生商討個人的疾病預防需要,以將身體keep在最fit的狀態。

最後一提,疫苗只是疾病預防的其中一環,健康的生活習慣才是最重要的!

2015年6月14日星期日

非一般的背痛

腰背痛是一個常見的健康問題,尤其對於長期缺乏運動、長期坐著且面對嚴重工作壓力的香港人,相信沒有幾多個沒有經驗過,分別只是時間長短和嚴重程度的分別。對於在職人仕來說,大部份的腰背痛都是與坐姿、少運動、壓力等因素而致肌肉緊張所致,也有一部份是不適當的體力操作姿勢而致腰椎或肌肉受傷。但總體來說,大部份都非嚴重問題,經過適當的休息、治療、鍛鍊都可以康復或大大改善。

今次想大家分享的是一系列非一般的背痛。這些痛症大多發生在較年輕(如二十至四十歲)的男士(不過女士也有機會),通常在晚上特別是下半夜的時間最痛,不時在睡夢中痛醒,情況持續三個月或以上。早上醒來背部十分緊,要一小時以上才能鬆弛。痛的時候起來活動下會感到舒服點,但相反,休息並不能減輕痛楚。除了背部以外,近臀部的位置有時也會感到疼痛。

可能有些朋友會誤以為自己少運動,所以骨頭的硬了。但其實這樣的背痛可大可少,有機會9是患上了血清陰性脊椎關節病,要及早看醫生和進行適切檢查。

血清陰性脊椎關節病

血清陰性脊椎關節病是一系列相關病症的統稱,當中包括強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反應性關節炎(Reiter's syndrome)、牛皮癬關節炎(psoriatic arthritis)、發炎性腸道疾病相關關節炎(IBD arthritis)和幼年型脊椎關節炎,以及一部份無法分類的非特異性脊椎關節炎。這一系列的脊椎關節炎常發生在HLA-B27抗原呈陽性的人仕身上。

從前,這一組病疾沒有受到特別關注,因為以前沒有針對性治療。患者只能透過非類固醇類抗炎藥(NSAIDs)來控制病徵。但非類固醇類抗炎藥並不能控制病情惡化,隨著年日,患者的背椎會出現硬化令活動能力大減。

強直性脊椎炎患者,脊椎骨之間的前後縱韌帶會出現骨化,漸漸使脊椎骨融合,脊柱失去活動能力。
(圖片來源:By http://en.wikipedia.org/wiki/User:Glitzy_queen00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然而醫學的發展現已扭轉了相關局勢。標靶免疫治療的出現可以令病情及早得著控制,延緩病情的惡化。因此,整個病的處理方式也改變了,及早診斷及早轉介成為新的標準。

血清陰性脊椎關節病的診斷

所有疾病的診斷都有病史開始。從病史中,我們已可確立患者是發炎性背痛還是機械性背痛,另外我們會查問家族有否相關病史以及有否尿道炎、牛皮癬、發炎性腸疾的特徵。

臨床檢查方面,我們會檢查患者的背椎的活動能力和有否薦骼關節發炎的特徵,受影響關節的數目等。同時會留意有否牛皮癬的特徵、黏膜潰瘍等。

如果臨床上懷疑是脊椎關節炎,我們會安排患上照X-光和驗血檢驗HLA-B27和發炎指數以印證臨床診斷。

血清陰性脊椎關節病的治療

血清陰性脊椎關節病的治療一般由風濕科專科醫生進行。因此若患者確診血清陰性脊椎關節病就會被轉介給風濕科專科醫生。有時若初步診斷不明確,但臨床上懷疑是發炎性背痛,在病情持續下也會考慮轉介專科以檢助診斷。

總結

腰骨痛是常見問題,但若果出現以下特徵,最好及早看醫生:
  • 下半夜痛醒
  • 早上背部僵硬超過一小時
  • 痛症持續三個月以上
最後提提大家預防機械性背痛,記得時刻保持正確姿勢、適當運動並留意壓力管理。大家好好保護條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