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衞生防護中心, 新聞稿及專題

精選文章

家庭醫學喺乜東東?

初初出道的時候,每遇親戚朋友總會問一個問題,就是「你做甚麼科?」當我回答他們的時候得出的總是一副充滿著疑惑的面孔。家庭醫學?究竟是甚麼來的? 甚麼是家庭醫學? 簡單來說,家庭醫學是一門關於在社區裡為病人提供第一線、全面性、持續性的醫療服務並為病人協調各樣醫療和社會資源和...

2014年12月26日星期五

大便有血! 點算好呀?

不少病人遇到大便見血都會好驚好擔心,很多都會即時聯想到結/直腸癌。究竟有甚麼問題會引致大便出血呢?應讓怎樣處理呢?

大便出血的成因

結/直腸癌故然會引致大便有血,也是我們最擔心的一個病。但大部份的便血都不是由結直腸癌引起。那究竟除了結直腸癌以外,有些甚麼病可以引起大便出血呢?
總括而言,任何疾病引致結直腸膜或肛門皮膚破損都會導致便血的情況。以下是最常見的情況:
  • 肛門撕裂:肛門口的皮膚因大便太硬或嚴重頻密的腹瀉而出現破損。後者通常是短期的,隨著腹瀉復元,傷口會自然癒合。但便秘卻往往是長期問題,此類病人通常會有反複出血的情況。最重要的是改善飲食和排便習慣,減少便秘的情況,嚴重的可能需要藥物輔助。肛門撕裂最明顯的病徵是排便的時候肛門口會有痛楚的感覺,血應讓是鮮紅色的,血量通常不會很多(不過幾滴血都足以染紅厠缸!)。
  • 痔瘡:痔瘡其實不是瘡。正常的肛門是由三組由血管和彈性纖維組成的肛門襯墊(anal cushion)包圍,作用是減少排便時的磨擦力。纖維組織的病變(鬆弛、撕裂...)會導致anal cushion內的血管長期充血,甚至下垂。有時這些充血的組織會破裂出血。痔瘡引起出血通常沒有痛楚,血也是呈鮮紅色。
    CC BY-SA 3.0
  • 結腸炎:大部份的個案都是非特異性炎症,可能由感染、過敏反應或食物成份刺激引起,會自行痊癒,但有一部份個案是由免疫系統問題引致的慢性發炎,這類患者一般較年輕,從前西方多一點,但香港個案呈上升勢。慢性結腸炎通常伴隨會有持續多月的腹瀉,血通常沒有肛門附近出血般鮮色,且混和著大便一起,通常會伴有黏液。除此之外也會出現系統性病徵如發燒、胃口變差、體重下降等。此外,在長者身上也可以發生因血管病變或血栓引起的壞死性結腸炎,病徵通常較急性,臨床上會有嚴重腹痛和其他血管病變或心率不正徵狀。
  • 結腸憩室:結腸憩室是結腸壁的囊狀突起,一部份是先天性的,另一類發生於長者。五十歳以上人仕過半數都有這些憩室,絕大部份都沒有症徵。但有時這些憩室可以引起出血,也可以發炎引起像闌尾炎般的病徵。由於大部份的憩室都是在乙結腸,所以血通常都是鮮紅的。
    ©2014, WebMD, LLC. All rights reserved
  •  結腸血管增生(colonic angiodysplasia):通常發生於長者,可以產生隱性出血,也可以嚴重出血。視乎出血的位置,可以是鮮血或瘀血。
  • 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會引起便血的病徵的主要是靠接近肛門位置的腫瘤,例如直腸和乙結腸。腸癌的病徵可以只是便血,但多數會伴有大便習慣改變,大便形狀改變,或經常有便意的情況。較後期會致貧血徵狀、體重和食慾下降等。有關大腸癌的資料可參考《認識大腸癌》

遇有大便出血時的處理

雖然大便出血是十分常見的病徵,而且大部份都是由肛裂、痔瘡等良性情況引起。但由於背後可有大腸癌等致命疾病,而大腸癌早期診斷的治療率是十分高的(第一期腸癌的治療率達九成,即使第二期的治療率仍達超過七成),因此切勿諱疾忌醫,也不要對這病徵掉以輕心。畢竟你無法自行察看肛門內以至直腸的情況,所以一定要由醫生作出診斷。

一般來說,如果沒有一些高危因素,醫生瞭解完你的病歷以後,會給你作肛檢查,包括用手指檢查肛門內有沒有異常腫塊,以及以肛門窺鏡(protoscope)以檢查有沒有痔瘡和明顯的出血源頭。通常如有以下情況會建議需要做結腸內視鏡檢查(colonoscopy):
  • 檢查發現不是鮮血(即不是鮮紅色,而是呈暗紅色甚至瘀黑色等,顯示血可能是從腸度離肛門較遠的位置流出)
  • 大便習慣改變
  • 腹痛
  • 大便帶有黏液
  • 食慾或體重下降
另外若年齡超過50歳,或家族中有超過一名直系親屬有結腸癌,我們也要早一點考慮結腸內視鏡檢查。

參考資料:
http://en.wikipedia.org/wiki/Hemorrhoid

2014年12月13日星期六

從嬰兒百日哭看父母的角色與使命

甚麼是嬰兒百日哭?

嬰兒百日哭,又稱為肚風。定義上,三個月大以下嬰兒出現陣發性嚎哭不止,尤其在入夜後的時間,而其進食、體重增長等各方面健康表徵都沒有不正常,同時這嚎哭的情況每週最少出現三次,每次持續超過三小時。5-25%的嬰兒會出現嬰兒百日哭的情況。

其實哭鬧是嬰兒成長過程頭幾個月的正常表現,數據顯示正常的嬰孩平均每天哭鬧的時間達2.2小時。通常在約六週時最嚴重,並於四個月大以後逐漸減少。嬰兒百日哭的嬰孩只是較正常寶寶哭得更長和更頻密,但整體而言也遵循正常嬰孩的發展,即會於四個月大以後自然改善。

嬰兒百日哭的成因

醫學上嬰兒百日哭是成因不明的。有三方面的因素被認為與百日哭的出現有關:(一)腸胃、(二)心理和(三)神經發展。
  • 腸胃方面,一般被認為與腸道脹氣有關,但臨床證據並不支持。腸道脹氣似乎是過道哭鬧的結果過於成因。稍多證據的理論是過多的腸道蠕動,主要是基於抑制腸道蠕動的藥物能減少哭鬧的情況,不過這類藥一般來說因副作用的問題,臨床上並不會使用。
  • 心理方面,雖然有理論指百日哭可能涉及家庭環境、照顧者等社會心理因素,但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因果關係。而且有些研究顯示有百日哭的嬰兒即使交由專業照顧者照顧,其哭鬧的時間都仍較一般嬰兒長。同時沒有證據顯示百日哭跟嬰兒的脾性有關。然而百日哭可能增加照顧者壓力和造成家人之間的磨擦。
  • 神經發展理論則認為百日哭只是代表著正常發展中的極端案例。因為百日哭的嬰孩的哭鬧情況與一般嬰孩基本上是遵循相同的發展路線,只是哭鬧的時間較長和較密。其長大後在心理和生理各方面也與一般小孩無異。因此,只是生理現象,並非病態。

嬰兒百日哭的診斷

嬰兒百日哭的診斷主要是依靠排除其他的身體情況,醫生會問診和為嬰兒檢查,有可疑病徵如體重增長不足、小便有異常、腹部有腫塊等會安排進一步檢查。

嬰兒百日哭的治療

嬰兒百日哭並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家長可採取一些措施去舒緩情況。安撫嬰兒的方法可參考以下衞生署提供的短片。



不過,嬰兒百日哭對嬰兒本身沒有不良影響,只要排除了不是身體有毛病而引致嚎哭,嬰兒日後的生理和心理都能夠健康成長。嬰兒百日哭最大的影響反而是對家庭構成的壓力,因此家長的自我心態調整十分重要。

嬰兒百日哭對家庭的壓力

嬰兒百日哭對家庭的壓力主要來自以下幾方面:
  • 為人父母往往會希望將最好的給寶寶,面對孩子不斷嚎哭,又好像找不到為何孩子不斷哭,又無法安撫孩子,容易產生無力感。
  • 父母身邊的親友,尤其長輩,往往會有很多不同的意見,一方面令人無所適從。另一方面在緊張孩子的心情下,長輩有時給予意見的表達方式也會帶著自身的情緒,令聽的人感到不舒服。
  • 有時父母為孩子付出不少的心力,在疲乏下也會對孩子有所期望,希望孩子可以體量下自己、合作下,給自己休息下。
  • 時間安排有時也是一個問題,香港的產假和侍產假不足,普遍工時過長。孩子出生後父母很快就要從投工作,在漫長工作後回家面對的卻是嚎哭不停的孩子,壓力也不少。
  • 新手爸媽本身也有很多東西適應,若孩子哭鬧則壓力更大。

要能好好照顧孩子,先要好好照顧自己

照顧孩子的壓力確實不少,現代家庭多只有一至兩個子女,對子女更加疼愛有加。因此,不少父母教將全幅精神投入了照顧子女,子女成為了家庭的中心,自己和配偶的心靈需要往往被忽略。

然而,若自己的情緒需要得不到滿足,對壓力的乘載力將會大為降低,容易對己、對孩子或對配偶產生負面情緒。因此,無論照顧孩子有多忙,也要先照顧好自己。

照顧自己的心靈需要有多種方法,如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找人傾訴、找尋獨處安靜的空間……等等。有需要可以參考拙作《焦慮相關情緒病的心理治療》,當中的方法除了用以處理情緒病,面對一般的焦慮和壓力狀態都十分有用。

回到起點,從新出發

作為父母的壓力,故然有些是來自己實際的困難,但正如其他的生活壓力,很多時自己的認知是構成壓力的重要因素。認知和認知帶來的期望與實際處境的落差是壓力的一個主要來源。因此我們可以從反思父母的角色,為自己從新再定位,讓我們能輕鬆上路。作為基督徒,我們從基督信仰出發去作出反思。

  1. 我的孩子是天父的孩子。很多時我們會因著父母的角色而背負了過於自己所能背負的責任,然而其實我們的孩子也是天父的孩子,天父愛他們比我們更多。我們會有我們的限制、不足,但天父必然會拖帶他們走過他們的人生路。我們要信任天父會負責。
  2. 孩子是他們人生的主人翁。父母不時會落入一個陷阱,就是試圖為孩子計劃他們的一生。當然父母的本意是好的,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自己為自己的一生做選擇,我們的孩子也不例外,父母的角色是同行者,孩子的一生會經歷不同的起跌,很多時候我們都只能陪伴他們去走。有時看著他們面對成長的痛,會覺得心酸,巴不得保護他們,但過份保護只會窒礙他們的成長。因此,父母要懂放手,讓孩子自己面對他們於不同階段的成長挑戰,小至獨自入睡,到學習自理,以至將來要過獨立生活,我們要學習作同行者陪伴他們鼓勵他們。面對孩子百日哭的孩子,我們所要作的可能也只是陪伴他們一同經歷這人生的數個月。「同在」本身已是愛的一種表達。
  3. 我們只是人。作為人、意味著有限制,限制可以源自我們的成長背景,可以源於當下生活的限制。我們只能在我們的限制中為孩子擺上最好。天下間並沒有完美的父母,我們的父母不是,我們自己也不可能是。若我們不容許自己有絲毫不足,我們很容易就會落入不斷的挫敗中。因此,我們要接納自己的限制,我們只能努力去做好的父母(這確是一生的學習!),但要小心不要要求自己成為完美的父母。
  4. 孩子的性情與及他們的情緒行為表現受多種不同的先天及後天因素影響,孩子的表現並不是父母的成積表。不要將他們的情緒行為表現甚至他們的成長作為衡量自己的成敗和價值的準則。我們不時都會看到一樣的父母的兩個孩子也可以有極不相同的性情、脾氣、特質、對嗎?
面對哭鬧的孩子,我們會有情緒。容許自己有情緒,承認自己有情緒,跟配偶和信任的人傾訴。我相信父母都是愛孩子(至少能看這文到這裡的父母都應該很疼孩子了!),但因著我們的經歷、知識、性格特質,我們必然會有限制,要明白自己的限制,接納自己的限制。我們也要接納孩子是會哭的,這是他們表達自己的方式。我們不可能完完全全每一次都能掌握孩子為何哭,我們只能努力去認識他們。我們愈認識他們,認識他們的性情、他們的需要,我們就愈能掌握並滿足他們的需要,但我們也會有估錯的時候。當然我們也會有明知而無法滿足他們的時候,要明白自己的資源(時間、金錢、精力……)是有限的。我們不是上帝,我們只是作為上帝給我們產業的管家,努力善用上帝交託我們的資源去成就祂的心意,但我們要相信祂是上帝,祂是用五餅二魚使五千多人吃飽的那一位(參馬太福音14章13-21節)。

祝福大家在親職裡經歷上帝的實在和豐富的供應。


參考資料:

  1. 嬰兒百日哭(嬰兒腹絞痛) (Colic), BUPA
  2. DONNA M. ROBERTS, et al. "Infantile Colic",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2004 Aug 15;70(4):735-740.

2014年5月28日星期三

淺談失眠

間中也有一些病人問及失眠的問題。其實失眠真的是一個十分普遍的問題,曾經有本地研究顯是有四成人正面對失眠的問題。

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失眠本身並不是一個病,而是一個病徵。原發性失眠(即沒有任何其他身體或精神病患所引起的失眠問題)只佔所有失眠個案約十分之一。其餘的主要跟情緒病(如抑鬱症、焦慮症等,約一半有睡眠困難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情緒徵狀)、身體病徵(如夜尿、氣促、咳嗽等...)有關,也有一些不算罕見但經常被忽略的情況如「腿部不安症候群」(Restless leg syndrome, 22%的睡眠問題是由此症引起)、阻塞性睡眠窒息症和睡眠周期延遲症候群。

失眠的定義

世界衞生組織制定的國際疾病診斷準則(ICD-10)中就失眠作出以下定義:
  • 難以入睡、難以維持睡眠狀態或睡眠質素差
  • 睡眠問題每星期至少三次,至少持續一個月
  • 日與夜也想着睡眠問題所帶來的影響
  • 睡眠問題令患者有明顯困擾及影響其日常生活
如您有以上情況,就代表您真的正受失眠所困擾。

失眠的處理

既然失眠多數是由其他疾病引致,失眠的處理一定不可能是單單服用安眠藥,而安眠藥也從來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治療,必須輔以其他的治療方案同步進行。

部份的失眠是單純外在環境因素引致的,例如太熱、噪音、光線等。目前流行的智能電話、平板電腦,其發出的藍光也會影響大腦的睡眠週期。因此,我們可以先留意這些因素並作出適切處理。若沒有改善的話,最好還是向家庭醫生求助,就問題作全面評估,並因應失眠的病因對症下藥。

本文主要會集中討論原發性失眠的處理,但這些方法對其他繼發性失眠也是有用的,只是必須配合針對性的治療而已。而原發性失眠的處理主要包括:睡眠衛生、睡眠抑制和認知行為治療。

睡眠衞生(Sleep Hygiene)

睡眠衞生對維持良好的睡眠十分重要。良好的睡眠衞生可以預防失眠,也可以改善失眠。睡眠衞生的重點包括:

  • 養成有規律的睡眠習慣,定時上床、起床和不可賴床
  • 盡量避免午睡,尤其避免在日間睡覺躺在床上;若真的太累,可在下午四時之前小睡片刻(不超過半小時)
  • 每天在日間(黃昏前)作適量運動是鬆弛神經的好方法,但避免臨睡前進行劇烈運動
  • 營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選用合適的寢具及保持睡房內光線暗淡、寧靜和室溫適中
  • 熱奶類可幫助睡眠
  • 臨睡前不可過飢或過飽,除非真的感的餓,否則避免食宵夜
  • 睡前應避免喝太多水或晚餐以後不可喝咖啡、茶或含酒精的飲品
  • 睡前可做些放鬆精神的活動(但最好在睡房或睡床以外的地方),如閱讀、聽音樂、做鬆弛練習或洗個温水浴
  • 除了睡覺以外,不可以躺在床上或留在睡房
  • 如有未能解决的難題、試把它們寫在紙上、告訴自己明天再去處理、然後上床睡覺
  • 上床後要馬上熄燈
  • 不要在床上看書、閱報、看電視或聽收音機和音樂
  • 躺在床上二十分鐘仍未能入睡,就必須起床,並離開睡房,待真正有睡意時才再入睡房上床睡覺,期間可做些放鬆精神的活動
  • 若仍未能入睡,或半夜醒來超過二十分鐘,重覆以上步驟,直至入睡為止
  • 無論當晚的睡眠質量如何,每天都要定時起床

睡眠抑制(Sleep Restriction)

睡眠抑制是有效改善失眠的行為療法。
透過睡眠日誌記錄兩三個星期的睡眠習慣並計算平均每晚實質睡眠的時間,跟著就將每晚躺在床上的時間限制在這個時間以內,但不要少於四小時。即時說,若你實質睡眠時間是六小時,但麼就只容許自己有六小時在床上。
之後每天計算自己的睡眠效率,若您在床上的時間超過85%是在睡覺,那麼就可以提早15分鐘上床。以85%有效睡眠為指標逐步增加在床上的時間,直至睡眠狀況改善穩定下來。緊記這期間要避免午睡,並留意睡眠衞生。
另外,若是65歲以上長者,目標的睡眠效率會降為80%,並且會容許日間可以有不多於半小時的小睡。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簡稱CBTi)

不少長期失眠的患者,其實是會將床和失眠的焦慮建立了條件反射,對睡眠也會產生不少錯誤信念,這些都是令失眠持續地存在的心理因素。就失眠的認知行為治療包含了(一)睡眠衞生教育、(二)行為治療和(三)認知治療。認過改變患者對睡眠的認知和重建睡房和床與睡眠的正向關係,重而改善睡眠情況。然而這需要由專業人員(如臨床心理學家)進行,也需要一定費用。但若持續失眠而改善睡眠衞生並不能有效改善時,是應該考慮的方案。

總結

您受到失眠的困擾嗎?如有,可以先從睡眠衞生著手,如果沒有改善,就要向您的家庭醫生求助了。但切忌嫌麻煩,只求醫生開安眠藥。安眠藥只能作為短暫的舒緩,長遠的解決有賴您自己的努力,並在有需要時輔以專業的治療。您可以與您的家庭醫生商討最適合您的治療方案。

參考資料:
1. Wong WS1, Fielding R. "Prevalence of insomnia among Chinese adults in Hong Kong: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J Sleep Res. 2011 Mar;20(1 Pt 1):117-26.
2. 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 《失眠的處理》
3. 瑪麗醫院. 《睡眠衞生與失眠》
4. Mayo Clinic. "Insomnia Treatment: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Instead of Sleeping Pills" 

2014年1月3日星期五

靈性與健康

靈性健康是亞洲醫學界甚少探討的範疇,但其實在西方有不少學術探討。靈性健康的研究的最大困難是難以作出明確意和難以量化量度。但隨著研究的累積,大致上學術界對靈性健康所涉及的主題都有一定共識。

甚麼是靈性(spirituality)?

說到靈性,大多數人都會聯想起宗教。而事實上宗教活動是培養靈性的重要媒界。不過靈性並不等同宗教,它跟宗教信仰有關,但即使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也有靈性的需要,亦會有他們的方法去嘗試滿足這方面的需要。

大體來說,學術界對靈性的探討都認同以下幾個主題。中心是我們的終極關懷,而這影響著靈性的四個範疇。
  1. 終極意義(ultimate meaning)/終極關懷(ultimate concern):終極關懷是存在的意義和力量,田立克稱之為「生存的勇氣」。有幾個問題會跟終極關懷會有密切關係: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這些問題,可能我們沒有認真思考過,但其實又往往心裡面會有一個信念。而這信念往往決定了我們實際生活中的追尋。
  2. 人生意義與生活智慧(Wisdom/Final Meaning):這是關乎我們存在的目的。我們生存為的是甚麼。這也是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的自我實現的需求。
  3. 盼望(Hope):盼望是人生存的動力之一;盼望可包括現世的盼望和終極的盼望。靈性包含了對現世和來生的盼望。
  4. 關係和連結(Relationship):包含三個向度,與己、與人、和與神的關係,有些學者更包含與天地萬物的關係,健康的靈性包含在各個關係裡的和諧。
  5. 自足(Self sufficiency):自足,也有稱為神聖的滿足,指一種內在的、超越外在環境的滿足感。自足能使人不受外界的波動如其他人的喜惡、環境的順逆而動搖內裡的安穩。
雖然我們的終極關懷和最核心的信念會影響著靈性的四個範疇,但其實有時這四個範疇也會影響我們的核心信念,並且這四個範疇之間都是互相影響。

同時,靈性與我們的身、心、社的健康也是互相影響。

靈性與情緒

情緒與靈性的關係顯而易見。靈性的不安往往會顯露為情緒的反應。我們失去盼望時,會表現出焦慮、恐懼。我們內在的滿足感不足會使我們從外界去尋找滿足,使我們的情緒隨環境起伏。缺乏生活意義和與人與己失去和諧都會使人易於抑鬱或焦慮。

相反當人患上情緒病時,也會影響我們的靈性健康。抑鬱症的病人難已感到盼望、焦慮症病人失去了內在的平安。病症也會影響我們與自己相處(自責?)和與人相處,對我們的信仰也可以有正面或負面的影響。有些人患病時在宗教信仰裡找到平安,也有人的信仰因這些情緒疾患而被動搖,但也有人的信仰因此而更加堅定。

但總體而言,靈性與情緒有密切不可分割的關係,但同時又彼此獨立。大部份情緒病的病人並不會因為單純解決靈性問題而痊癒。但靈性是處理情緒問題時需要評估和照顧的一個層面。而且靈性的滿足能減少患上情緒病的機會、促進情緒病的痊癒和減少復發。

靈性與身體

靈性與身體的關係是緊密的。患病,尤其是一慢性病或危疾,往往會動搖了生活的平衡,使人不得不重新審視生命裡各種事情的優先次序。這無可避免地觸及靈性層面,因為這牽涉到生命的終極意義、人生的存在意義,也可能觸動到內在的安穩。

同時靈性的健康也能促進身體的健康。內在的安穩和滿足,減少了我們不斷的尋求肉體刺激或者耗盡精力去追逐財富、權力、成就等外在的滿足,讓我們的有能力過更平衡的生活。不過也有一些例外,就是部份宗教系統過度輕視身體的價值,以致會透過一些傷害肉體的事情來追求靈性滿足,這就可能對身體就成傷害。

靈性與社交

我們有內裡的滿足,能和諧地面對自己,會更有能力面對身邊其他的人。靈性的滿足可促使我們在人類的社會中去愛和服侍,也更有能力去寬恕和包容。這必然地使我們與更多人能融洽相處。

此外,靈性的滿足也使我們能更自由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去發輝和貢獻,因為我們不用在工作上耗廢精力在追求別人的肯定。

相反,我們與人的關係失去平衡,或我們在社會上的角色被動搖時,往往會為靈性帶來衡擊。

總結

雖然關於靈性與健康的課題仍有不少地方有待更多的研究去釐清和證實。但靈性健康與健康的其他泛疇的密切關係卻是不爭的事實。因此,我們要活得健康,不單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情緒、社交,也要好好地照顧自己的靈性,以致我們有能更好地與自己、與人、與自然以致於我們的創造主相處。

2014年1月2日星期四

驗毒真的可以助康復?

近期政府展開了《驗毒助康復計劃》的咨詢,計劃引起社會上不少議論。有從人權角度出發,有從家庭關係角度出發。我希望嘗試以一個家庭醫生的角度和公共衞生的角度去分析一下。

咨詢文件提及目前的狀況是吸毒的問題整體來說有所改善,吸毒年期卻有所上升。即是說吸毒的人減少了,但已吸毒的仍在吸毒。計劃的目的是及早找出吸毒者並適時檢助。計劃提出透過立法賦予警方有權在強烈的環境因素合理懷疑某人曾吸毒,有權要求讓人接受驗毒。

如果咨詢文件所提出的目的是其真實的目的,從醫學角度來說,這其實希望設立一項強制性的篩檢計劃(mandatory screening program),只是負責進行篩檢的不是醫護人員而是警察。當然,若果其實計劃目的不是要助康復,而是從治安角度出發,要將吸毒者找出來然後繩之於法,這有另作別論。但從計劃的名稱和內容,筆者相信政府大致同意醫學界的看法──吸毒是一個公共衞生問題;吸毒者是病人,是需要接受治療。

吸毒是一個公共衞生問題

吸毒即藥物濫用,是「物質濫用」(substance abuse)的一種。定義是將一些具生物活性的化學物質(統稱藥物,但不是全部也具有實際醫療用途,有些是曾作醫藥用但因發現太危險而停用或改用了新一代的藥物)用作消遣性用途。這是屬精神醫學範疇的一個疾病,這主要由於吸毒者往往對使用毒品有倚賴性,一旦成癮,往往不是吸毒者個人意志可以去戒毒,而是要專業人仕透過藥物或非藥物方法去協助。

然而吸毒並不是單一成因的病,當中有生物性因素、成長因素、社會因素和個人因素。有些醫學報告指出有些人因腦功能問題而比另一些人更容易出現成癮問題。有些藥物也會引起藥理倚賴和耐藥性。此外,個人成長和性格問題以及背後的家庭問題是一個很強的風險因素,而社會性因素如朋輩因素、社會環境、經濟、接觸毒品的容易程度...等等,構成了另一重要的風險因素。當然個人的際遇和個人的選擇也不可忽視。

正因吸毒不是一個單純的個人行為問題,而是涉及一連串不同的社會性因素,而且吸毒者之間也會互相影響。因此這是一個公共衞生的問題,是要用公共衞生的方法去處理。而按著計劃的背境,目前要處理的是次級預防(secondary prevention)和三級預防(tertiary prevention)的問題。

次級預防就是在未嚴重成癮的階段將吸毒者發現出來並作出適當介入,避免他們成癮。三級預防就是找出已經染上毒癮人仕作適當介入從而減少他們因吸毒而引致的身體上、精神上以致社交上的併發症。而當中重心放在次級預防。

怎樣才是一個好的篩檢計劃?

作為一個篩檢計劃,《驗毒助康復計劃》要有效必須建基於幾個假設(Wilson's criteria for screening test):
  1. 吸毒是一個重要的健康問題
  2. 吸毒在香港有相當普遍性
  3. 愈早發驗吸毒者(尤其是青少年),愈能及早協助他們成功戒毒,減少死亡和吸毒引起的身體上、精神上、社會功能上的併發症
  4. 目前來說,我們有好的方法可將最大可能吸毒的人分辦出來﹝計劃裡提出由前線警員透過環境證供,可要求當事人在法定地點接受專業行為觀察,若無法通過測試就可以要求當事人回警署接受進一步化驗,相當於醫學上的確診檢查)
  5. 測試的方法安全,不會對接受測試者做成損害或僅輕微損害(包括身體上和精神上),能被社會人仕接受
  6. 有可靠的診斷標準 (計劃提出透過尿液檢查進行)
  7. 醫學上有準則斷定那些人有需要接受治療
  8. 醫學上有具療效的治療方法
  9. 整個計劃必需具一定程度的成本效益
我們會就這些假設作進一步探討。

原則上我們同意吸毒問題愈早發現治療效果愈佳,吸毒引致的健康損害也愈少。因此,一個有效的早期探測方法是重要的。但香港的吸毒問題是否常見到一個地步要考慮用強制性的社區篩查?政府提出的計劃是否一個好的計劃?

要知道在篩檢測試的準確度不變的前提下,一個疾病的普遍性跟篩檢的效率是有很大的關係的。疾病愈不普遍,檢測出現假陽性的機會就愈高。而假陽性意味著不少沒有吸毒的人可能要接受不必要的驗毒檢查,而接受檢查是要被帶往警署,整個過程當事人其實是似疑犯多過似潛在病人,對當事人可能構成不必要的心理影響,甚至有機會影響其聲譽和人際關係。若香港是毒品肆虐之都,這些代價可能值得考慮,但在目前的處境下,究竟要多少人承受不必要的驗毒過程才可以找到一個吸毒者呢?

再者,咨詢文件提出的篩檢方法是一個既敏感度(sensitivity,即有幾大機會確認真正的吸毒者)不高,而特異性(specificity,即有幾大機會確認非吸毒者)亦低。敏感度低是因為環境證供和行為影響只能在找到剛吸過毒的人,但吸毒通常在相對癮蔽的環境下進行(如自己或朋友家中的房間)或者一些特別的公眾場所(如酒吧)。若要提高敏感度則有必要降低門檻,這意味著若在酒吧表現相當興奮(其實是渴醉了...)已可能被要求接受專業行為觀察,而任何有機會影響神經系統的藥物(包括酒精和傷風感冒藥)或患病期間都有可能令當事人無法通過測試而要接受進一步化驗。但若採高門檻,則會錯過不少個案。另一方面測試的特異性也非常低,因為不少藥物都可以產生同樣效果,用作篩檢藥後駕駛還可以,用在驗毒則似乎令不少人接受不必要的檢查。就以文件中的15頁3.6(b)的例子,一個人被發現在梯間不醒人事,警員接報後到場發現事主已恢復知覺但仍目光呆滯,說話不清,但除了吸毒外,腦癎症過後都會有同樣情況,治療性藥物的副作用亦可以,甚至長期缺乏睡眠亦可能。雖然說話的內容可以給予評估者一些提示,例如可能顯示有幻覺的內容、妄想等等,但這已屬於臨床評估,是應該由醫生或專科護士進行,若由前線警員進行相信只會採取法定的門檻中的最低門檻。

治療方面,所有成癮患者的治療的成效的決定性因素是患者有多大動機去戒癮,不論戒煙、戒酒、戒賭和戒毒,若非當事人看到改變的需要,並決定要戒除癮僻的時候。專業人事的介入才有實際果效。若患者仍處於行為改變循環(behavioral modification cycle)的懵懂期/ 無意圖期,我們可以做的只可能是簡單的勸告和資訊提供,以增加他們的動機,並保持關係讓他們有一天想改變時可以進一步介入。此外,在協助戒癮的過程中,實在需要有一個具信任的治療關係,因為除了行為本身以外,還要處理當事人成長裡、家庭裡、社交上遇到的問題,因為這些才是根源性問題。但可以想像在強制驗毒計劃下,受毒品影響人仕容易覺得社會將他們放在對立面,這會做成跟進上的困難。

基於以上各點,筆者認為《驗毒助康復計劃》不可能是一個有成效的計劃,若數據上有的話,可能只是將問題變得更隱蔽,離開了我們的視線而已。

結論

從前我們已為人類行為只是「知識->態度->行為」的線性關係。我們只要向人灌輸有關某行為所能引致的後果的知識(例如毒品對健康的影響),就能改變他們對行為的態度,從而改變他們的行為。

但不少社會行為理論的研究已經證明這簡單的模式其實在大部份的健康行為上都是不適用的。就以運動為例,相信沒有多少人不知道運動對身體有益,但這知識往往未必帶來積極的態度,同時不少人可能有運動的動機,但卻仍沒有運動的習慣。

一個有效的健康促進計劃必需要建基於理論,並且透過實證去驗明其有效性。咨詢文件中只列出海外某些國家的現行做法,但卻沒有數據去證明他們的做法確實有效地增加吸毒者的康復機會。無可否認,強制驗毒從治安角度可能是有效的,因為吸毒者為避免被驗出必然會在更隱蔽的環境吸毒。這樣可能有助於減少一般青少年接觸毒品的機會,但香港的吸毒數子本身不高,且在下降中,因此這根本不是計劃主要目標。若果我們確信「助康復」是目標的話,我們需要找到的一個有效地使吸毒者戒毒的方法。

原則上,及早發現吸毒者是重要的。筆者相信這一點不論社工界、醫學界和警方也會同意。但本文想指出的是《驗毒助康復計劃》並不可能有效地達到這個目的。正如醫學會的立場一樣,警方在抗毒上的角色應是集中力量打擊毒品源頭和發散。同時,筆者認為政府可以投放資源培訓家庭醫生去識別和評估受影響青少年,並加強社區配套以致基層醫護人員能及早介入並轉介專業機構跟進。


參考資料:
2. Patient.co.uk (http://www.patient.co.uk/doctor/screening-programmes)
3. 香港醫學會反對推行「驗毒助康復計劃」新聞稿 (http://www.hkma.org/chinese/newsroom/newsroom.htm)